南天实录第65期:我的眼睛就是尺,看电子数据鉴定如何“万里挑一”

阅读数: 794

     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患者,医患关系的和谐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,但医患矛盾一直是难以处理的问题。

      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数据统计:2019年案件数量为18112件,2020年案件数量为18670件,2021年案件数量为10746件。

      今天小天就要和大家聊聊,南天所电子数据鉴定的一个医疗损害案件。

委托取证

      鉴定人得知,患方与院方在长达一年的医疗损害纠纷案中缺少关键性证据,遂向南天所电子数据室提出恢复视频监控的委托,科室派出两名鉴定人前往取证,在法官的见证下,鉴定人现场对医院视频监控主机储存器,进行封存并进行拍照固定,随后带回所内进行数据恢复。

基本案情

      患者因病出现呼吸衰竭等问题而住进重症监护室,在接受治疗的16天后突然死亡。经确认,患者是由尿毒症引发的并发症而死亡,家属称在患者住进重症监护室时已告知医生需定时做透析,院方矢口否认。双方争持不下,家属一纸诉状把医院告到了法院。

      院方证词:医院视频监控主机储存器的保存期限为一个月

      保存期限是否属实是鉴定人需要证实的第一个问题。经过检测及计算,该储存器的保存期限为33天,而后就会覆盖30天前的视频监控。

      距离患者在重症监护室治疗的监控视频已过去一年时间,视频早被覆盖,当务之急是必须要恢复出患者在重症监护室治疗时的16天监控视频。

万里挑“一”

      鉴定人通过专业技术手段,对医院视频监控主机储存器进行数据恢复,共导出了12070条视频碎片,现在要从这上万条视频碎片中筛选出患者在重症监护室治疗的16天监控视频,犹如大海捞针,肉眼可见的巨大工作量。

四十分之一截图(文件名已经过修改处理)

      为加快案件进程,早日恢复事实真相,经过鉴定人5天的不懈努力,加赶加急,在平均每天看2400个监控视频的工作强度下,最终共筛查出涉及患者治疗的监控视频532个,功夫不负有心人。

      该鉴定意见已被法院采纳,我们要以案警醒,从中吸取教训。

      为了缓解医患矛盾,预防纷争的发生,我国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解决、应对此类问题。

      近日深圳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《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》修订稿。

全国首创深圳立法尊重病人的“生前预嘱”

      深圳新修订的《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》做出了大胆创新,在不可治愈的伤病末期或者临终时,如果病人立了预嘱“不要做无谓抢救”,医院要尊重其意愿,让病人平静走完最后时光。

该条例将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。

来源:深圳卫健委

      生前预嘱可以让患者本人的意愿得到充分尊重,在救治过程中以立预嘱人的意志为主,若其要求全力抢救,就应当进行全力抢救,若其想减少伤痛,有效的生前预嘱就可以支持其减少不必要的伤痛,避免医疗纠纷。

上一篇南天实录第64期:离大谱!十几年的签名居然都是代签的
下一篇南天实录第66期:“一脚油门”是蓄谋已久还是临时起意?巨额借款背后隐藏何事

公司地址:深圳市福田区滨河路5003号爱地大厦西座4楼、5楼、17楼、16楼A、B号   
全国服务热线:0755-82929519      0755-83552523
邮箱:ntmj@nantian.org              传真:0755-82996083

图片

微信公众号

图片

官方微博

图片

中国司法鉴定门户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