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药集团深陷股权纠纷 文书鉴定拨开案件云雾

  • 物证类鉴定
  • 2025.10.22
  •        近年来,涉及医药行业的股权纠纷案件屡见不鲜,而决定案件走向的,往往是一纸股权转让协议的真伪。文书鉴定作为专为解决此类问题鉴定门类,凭借笔迹分析、印章核验、墨迹形成时间追溯、篡改痕迹识别等专业技术手段,成为还原协议签订事实、厘清真伪争议的核心支撑。
           案件回顾
           某年某月,南天所文书室受理一起委托:某医药集团甲与另一医药集团乙产生股权纠纷。甲方称自己已获得乙方51%的股权,并出示了由乙方法人(已故)签署的《股权转让协议》(以下简称《协议》),但乙方现任法人却认为该《协议》为伪造的。双方对簿公堂,唇枪舌剑,法院便委托广东南天司法鉴定所对《协议》上乙方法人(已故)的签名真伪、骑缝章印文的完整性及两份《协议》(各5页)是否为同一台打印机整体一次性印制形成进行鉴定。
           鉴定过程
           受理委托后,专家们并没有第一时间展开鉴定,而是对法院委托的第二项内容进行了讨论。根据《司法鉴定程序通则》相关规定,骑缝章印文的完整性并无对应的技术标准规范,在向法院解释说明后,法院便撤销了第二项鉴定内容。
    确定鉴定事项后,专家们着手开始检验文件。根据甲方提供的20余份乙方法人(已故)的笔迹样本,经过比对书写风格、笔画特征,专家们很快作出《协议》上的签名为本人所签的鉴定结论。
           但签名为真,并不代表合同就一定是真的,合同内容也有可能被篡改或替换。在对两份《协议》是否为同一台打印机整体一次性形成鉴定时,专家们实际上要解决的是两个问题:一是《协议》是否为同一台打印机打印,二是《协议》是否一次性形成。
           对于是否为同一台打印机打印,文检专家们分别检验了《协议》5页纸张上的相关要素,包括装订痕迹、排版布局情况、显微镜放大观察、视频光谱检验、印刷瑕疵特征检验和拉曼光谱检验等,发现不管是排版特征、笔画形态,还是印刷体文字光学特性、拉曼光谱曲线(拉曼光谱可通过分析墨迹的分子振动特征,判断不同页面是否来自同一批印刷原料),每一页纸张都不存在明显差异,特征相符,说明《协议》确实为同一台打印机打印。
           但是在笔画色泽、墨迹分布和印刷疵点(打印机墨盒微小瑕疵造成的黑点,同一台打印机的墨盒瑕疵是固定的,除非更换墨盒或分多次打印,否则疵点位置不会变)特征上,前四页纸张却与最后一页纸张有着明显差异,说明《协议》第五页和前面四页非一次性形成。
           最终,综合各方面的检验结果,文检专家作出两份《协议》的签名为本人所写、为同一台打印机打印,但非一次性印刷形成的鉴定结论。
           回顾与思考
           此案基本上可以完整反映文书鉴定的一个标准工作流程。首先是在对鉴定事项的筛选,对于不符合鉴定要求的,要提前向委托方解释,予以排除。第二点是检验过程中,要耐心细致地针对每一个疑点进行检验,不放过一丝一毫。第三点就是综合各项检验结果,进行综合判定。
           司法鉴定是一项逻辑性很强的工作,每一个结论都需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,经得起推敲和审视,只有如此,才能保持司法鉴定的科学、客观、独立、公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