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者按:11年前,司机陈某驾车撞死一名路人后逃逸,多年下落不明。11年后,南天所专家凭借DNA鉴定技术,最终确认陈某身份,案件水落石出。
案情回顾
2007年7月,司机陈某驾驶一辆轿车,在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某路段撞上一名行人后逃逸,行人当场死亡。虽然警方进行了多年的调查,却仍然无法找到陈某的行踪,该案也变成了一宗陈年旧案。
时间一晃过去了12年,警方仍然在寻找陈某下落,此时一条重要线索突然出现了:吉林某监狱的一名服刑人员马某某,很可能就是陈某本人,然而马某某已经在2017年在监狱里死亡,无法直接进行调查。
为了确认死亡的马某某到底是不是陈某本人,警方立刻委托南天司法鉴定所,将马某某在死亡后由法医提取的DNA样本和陈某的父亲及儿子的DNA样本进行比对,确认二者身份。南天所的专家在接到委托后,立刻对三个DNA样本进行鉴定,最终确认,马某某就是陈某本人,一宗12年的旧案就此结案,正义也许会迟到,但是永远不会缺席。
你不知道的DNA
DNA,学名脱氧核糖核酸,携带有合成RNA和蛋白质所必需的遗传信息,正是因为它的这个特性,因此在很多领域有着非常多的应用。
顾名思义,转基因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,将某类生物的基因输入到其它生物体内,改变对方的基因遗传物质,使这类生物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,通常这种改变都是迎合人类对于消费、健康和食用方面的需求。1973年美国发明重组DNA技术,诞生了全球第一个转基因大肠杆菌,随后,转基因技术越来越成熟,商业化应用也越来越多。转基因植物抗病能力更强、产量更高、价格更低,深受某些国家地区的欢迎,然而在世界上的其他地区,还有很多人对转基因产品抱有怀疑态度,科学家也在进一步研究转基因与非转基因的优劣。
DNA存储
进入互联网时代后,人类进入信息大爆炸时代,而信息存储就变得越来越重要,人们日常用的手机容量,从8G变成了128G甚至256G,传统的信息存储模式已经逐渐落后。2018年2月,华盛顿大学和微软研究院在《Nature biotechnology》上发表了一篇关于DNA存储的研究结果,提出用DNA当做存储介质的想法。
我们知道,电脑上存储的所有文字、图片、视频等数字化内容,实际上都是由一串0跟1组成的,这些0和1代表着电压的高低,比如小写字母“e”的代码是:01100101,那么,当我们把0和1分别用DNA里的ACGT四种碱基来替换,例如A代表00,C代表01,G代表10,T代表11,那么小写字母e的代码就是CGCC,比用0和1显示将更简洁。
如果真的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话,那么目前全世界的所有数据,只需要1千克左右的DNA就能全部储存,这对人类而言,将是一种多么巨大的进步。
而在今年12月份的《自然通讯(Nature Communications》一篇论文里,研究人员更是利用DNA的特性,提取出了5000多年前完整的人类基因组,足以证明DNA存储的可靠性。
在丹麦南部的一个考古遗迹里,科学家收集到一块被咀嚼过的桦树胶,推测是古人用来治疗口腔或者黏合石器的。由于桦树胶天然抗菌性和疏水性,它很好地保留了咀嚼者的 DNA 和口腔微生物菌群信息。通过这些信息,科学家们构建了咀嚼者完整的基因组,并由此推断出咀嚼者是一位肤色偏深,长着深棕色头发和蓝眼睛的女性,祖先是来自欧洲大陆的狩猎采集者。
南天点评
DNA并不神秘,但是它带来的影响却是极其深远的。在司法鉴定中,DNA鉴定更是一种常见的手段,然而科技在进步,时代在发展,未来也许有更准确的鉴定方式等待着被发现。